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资讯 > 正文

用三到五年打造国家级脑科学转化医学平台

作者:admin日期:2024-11-15 12:30:01浏览:49 分类:资讯

   建设“医疗国家队”系列之5

  本期掌门人

  戎利民: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院长

  南粤百姓对“看肝病,到三院”这句话耳熟能详。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素以肝病治疗,尤其重症肝病救治、高难度肝移植而闻名全国。然而,在近期发布的国家卫健委与广东省政府共建的第一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名单中,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的建设目标却是“国家神经区域医疗中心”,令不少人颇感意外。

  “建设国家神经区域医疗中心,并不仅仅局限在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和科研攻关上,而是要建设‘脑科学’学科群。”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院长戎利民教授表示,国家近年来大力推行以“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为核心的“脑计划”,在医学领域,整合精神医学与神经系统相关疾病也成为学科发展的前沿方向。

用三到五年打造国家级脑科学转化医学平台

  这次中山三院的入选,正是由于该院瞄准前沿学科发展方向,在脑病整合治疗领域率先进行探索,建立了华南地区首个精神与神经疾病研究中心。

  戎利民表示,未来,该院将在肝病中心优势学科群的基础上,通过3~5年建设打造集医疗服务、学科科研、人才培养于一体的脑病优势学科群,形成“看脑病、到三院”的社会美誉。未来5年还将布局“疑难杂症”治疗中心,优化“三城四院”的医院发展格局,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专科特色明显、学科群布局完善均衡的现代化综合医院。

  脑相关疾病遍布各年龄段

  专科多“各自为战”

  每个年龄段的人群,都有可能发生脑病。从儿童的自闭症、智力发育不良,到在青壮年高发的多发性硬化、中年人的脑血管意外、抑郁症,再到老年人的阿尔茨海默病等,脑科疾病几乎覆盖了整个年龄阶层。

  然而,长期以来,这些疾病的诊治分散在各个专科,形成“各自为战”的局面。例如中风治疗找神经科,留下肢体偏瘫的后遗症,则要去康复科进行康复训练。中风患者常年卧床或因疾病导致生活、工作受影响,郁卒成疾,则要到精神心理科求助。有没有可能将这些专科“握指成拳”,从整体诊治病人,提升治疗水平,推动学科的发展呢?

  伴随着脑科学的发展,这一设想已经成为现实。

  随着脑成像、生物传感、人机交互等新技术不断涌现,脑科学正成为多学科交叉的重要前沿科学领域,也是众多国家的科技战略重点。早在2015年,中国科学家就对脑科学与类脑研究在中国“一体两翼”的部署达成了初步的共识。所谓“一体”,就是阐释人类认知的神经基础为主体和核心;“两翼”是指脑重大疾病的研究以及通过计算和系统模拟推进人工智能的研究。北京和上海都已成立脑科学中心,瞄准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世界前沿和国家战略急需,汇聚全球顶尖科学家及创新团队,搭建综合性实验和研发平台。

  中国“脑计划”对人类健康和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及新型信息产业的发展意义重大。为对接国家“脑计划”,中山三院于2018年建立华南地区首个精神与神经疾病研究中心,整合了儿童发育行为专科(自闭症等)、精神心理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脊柱外科、康复医学科、生物治疗中心等脑病相关学科,以目前最为前沿的干细胞治疗、人工智能、大数据为技术支撑和辅助平台,聚焦以自闭症、脑脊髓损伤、神经损伤后康复和抑郁症为代表的四大医疗领域。

  整合优势学科打造国家级脑科学转化医学平台

  “很多人知道,确诊儿童自闭症,治疗多发性硬化、中风等神经系统疾病、抑郁症、脊柱损伤,以及中风后康复,都要到中山三院。”戎利民指出,在国家重视“脑计划”以及人工智能与医学深度融合的背景下,该院希望重新整合这些在全国具有技术领先优势的学科,带动医教研进一步发展。

  精神与神经疾病研究中心成立后,医院特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杨雄里担任精神与神经疾病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的主委,邀请来自各领域各专业的学术泰斗和精英们共同组成强大的学术团队。

  “在精神与神经疾病研究中心的基础上,建设‘医疗国家队’,意味着不单单要看病,还要科学研究,发挥学术引领和带动的作用,进而带动区域内脑病相关学科的整体水平得到提升。”戎利民指出,该中心计划在2~3年内发展为制定国家级脑病诊疗方案和类脑智能诊疗的研发中心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平台,打造国家级脑科学转化医学大平台,辐射粤港澳大湾区。

  学科“组群抱团” 激发“化学反应”造福患者

  院本部坐标广州天河区岗顶的中山三院,如今已拥有天河、萝岗(岭南医院)、粤东医院(梅州)、肇庆院区(建设中)四个院区。

  “国内名院往往走的是大专科特色的综合性医院发展之路,以我们医院为例,一直以来肝脏病学科是医院的龙头学科。”戎利民说,如今肝脏病学科目前已形成涵盖肝脏内科、肝脏外科、重症监护、肝脏影像与介入治疗、肝病实验室等多学科综合诊疗和临床科研的强势学科群。在此基础上,医院拥有普通外科、内分泌科、神经内科、肾病内科、耳鼻咽喉科等5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内分泌科、普通外科、泌尿外科、中医肝病科、感染病科、风湿免疫科、临床护理等7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以及骨科、风湿内科、精神心理科、儿童行为发育专科等特色学科,不但在广东省、华南地区享有盛誉,在全国均有一定影响。

  近年来,医院在保持既有优势学科的基础上,推动新的学科“组群抱团”发展,希望激发新的“化学反应”,全面提升医院科研和临床医疗水平,造福患者。除了脑病学科群,医院还将组建“变态反应性疾病学科群”,即将与过敏性疾病诊治有密切关系的皮肤科、耳鼻喉科、风湿免疫科、消化内科、 呼吸科、儿科等“组团”。

  “临床上所谓治疗难度极高的‘疑难杂病’,往往出现在神经科、风湿免疫科、皮肤科等,通过这些学科的重新排列组合,强强联手,我们希望能形成新的科研诊疗格局,全面提升医院的诊疗实力。”戎利民坦言,未来希望在社会上形成“看肝病、脑病、疑难杂病,到三院”的就医新口碑。

  拥抱人工智能建首个光声成像系统临床应用创新平台

  今年,中山三院利用丰富的医疗大数据资源和清华珠三角研究院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优势,与清华珠三角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医学人工智能中心,打造华南区医学人工智能领域科技高地。

  中山三院在拥抱人工智能的同时,不忘“科研从临床出发、一切医疗为病人”的初心。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获悉,该院医学人工智能中心已在临床科室征集人工智能课题意向92项,经评估后,部分可行性高的课题已先行开展研究。医院还成立临床数据中心,进一步规范医院数据管理,促进医学大数据挖掘与应用,保障数据安全,支撑医院临床、科研和管理需求。

  中山三院超声科2018年被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认定为“广东省生物医学创新平台(培育建设A类)”,围绕精准诊疗,致力于光声成像技术的深入、拓展性基础研究,是国内首个光声成像系统临床应用创新平台,率先实现这一技术的临床转化。

  刚刚结束的中山大学秋季工作会议上,中山大学围绕“坚持‘三个面向’引领,提升‘三大建设’水平,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作出工作部署。戎利民表示,中山三院作为中山大学的附属医院,将继续凝聚全院智慧,紧跟中大建设一流大学的目标,坚持面向学术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以大项目为引领,进一步推动肝病、脑病学科群的建设,为健康中国战略作出应有的贡献。

  对话“掌门人”

  3~5年打造脑科疾病学科群

  广州日报:未来医院将围绕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建设,在哪些方面落子布局?

  戎利民:中山三院目前已经形成了“三城四院”的整体发展格局,广州市有天河院区和岭南医院,此外还有粤东医院和建设中的肇庆医院。利用国家神经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的契机,我们将进一步整合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精神心理科和儿童发育行为中心以及神经康复、生物治疗、脊髓损伤这一块,把它形成一个完整的脑科疾病学科群。

  我们希望通过三到五年的打造,能够在区域内引导学术发展,在医疗上能够通过帮扶辐射整个区域,形成整个神经精神疾病治疗的网格化覆盖。

  广州日报:很多人好奇,为什么要将这些疾病整合在一起?

  戎利民:脑病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然而,普通人甚至非相关专业的医生,很多人都不一定知道神经系统疾病和精神心理疾病的关系。一些躯体疾病例如脊髓损伤等久治不愈,也会带来精神心理问题。和脑病相关的疾病和学科应该整合在一起,例如我们可以用药物治疗、心理治疗、行为改善、手术、康复医学、生物治疗等方式,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医疗服务

(原标题:用三到五年打造国家级脑科学转化医学平台)

取消回复欢迎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