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资讯 > 正文

圆桌对话:竞合之变 资管行业新机遇

作者:admin日期:2024-11-15 10:46:44浏览:100 分类:资讯

  12月21日,由东方财富以及旗下天天基金共同主办的“2019中国资管发展论坛”在四川成都隆重举行。在此次会议上,来自多家资管机构的高管以“竞合之变,资管行业新机遇”为题进行了精彩的圆桌对话。

  圆桌对话主持人为广发基金总经理林传辉,嘉宾包括:浦发银行总行资产管理部总经理蔡涛;富国基金总经理陈戈;景顺长城基金总经理康乐;华宝基金总经理黄小薏;兴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总裁助理章杉杉。

  以下为此次圆桌对话的全文实录:

  林传辉:非常荣幸能够主持这个论坛,今天论坛的主题是新格局、新资管、新生态,我们知道,在2019年国内行业最大的新变化就是银行理财子公司的成立。2019年据报道有13家银行资产管理公司成立,还有20家的银行理财子公司待批,这些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着22万亿,有的人说是30万亿的资产管理规模,长期以来专注于收益率的管理。20多万亿的市场主体,进入到原本只有13万亿净资产的市场,带来的冲击和变化是不一样的。

  今天我们请来了五位嘉宾,我们一起来分享这个带来的变化和机遇。第一个问题针对银行系的,银行子公司的两位专家的提问。长期以来,银行理财一直专注于净资产,通过非标投资,资产池和内刚兑付的方式,应对了低收益投资者。你们有什么办法,把你们的预期收益率的客户转移到净值化的市场上来? 第二个问题,长期以来你们在净值化的市场当中,怎么和公募基金竞争或者是开展合作?

  蔡涛:感谢主持人,这个问题非常好,资管新规发布的时候,对于银行资管来说还是有一些忑忑,我们怎么样更好的向净值化产品转化,这是非常难的问题。从资管新规发布到现在20个月,银行理财在净值型转型的道路上卖出了非常坚实的第一步。我们一边在打扫我们的旧战场,另一方面我们在开拓新战场,加快新产品的布局。从总量上大家可以关注到,银行理财的规模到11月底,和去年12月比不降反升。拿浦发银行来讲,老产品我们压降了40%,但同时我们的新的产品,净值产品超过了50%,整个银行理财的产品应该也是这样一个格局。我们觉得我们找到了更好更快转型的步伐。我们围绕资管新规的要求加快转型,我们有几个方面的工作来推动净值化的转型。

  第一,我们提出强长板补短板筑底板。长板,怎么让我们的长板更长,我们的银行资管,我们的优势就是在于我们跟母行渠道的协同。原来在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方式,以及在固收,特别是在非标和股权投资里边,让我们的长板更长,这是树立差异化的重要一方面。第二,补短板,刚才说了,银行做的原来其实不是真正的资管,它是一种类银行的方式,我们在短板,包括我们的投研,我们的风控,我们的IT,还有我们在权益配置方面的能力方面,我们加快补足我们的短板,我们也做了很多的工作,我们也发了形态不一样的产品。第三个是筑底板,在风控、我们的基础管理上,能够正确的向净值型产品转化。

  第二,我们怎么更好的把握新的资产管理的趋势。前面几位专家都讲了国际国内很多的趋势,包括在投资端,我们怎么找到更长的投资资金的方法。为什么要期限匹配?我们现在找到了很多的长钱,包括一些基金会,高校基金会,慈善基金会,我们找到了很多的办法来解决非标配置的问题。还有一个趋势就是向一些养老理财投资,还有前面讲到的,从原来产品的销售,向投资顾问服务的转变等等。这些新的领域里边,我们找到新的办法,来更好的推动整个净值化的转型。

  第三,通过20个月的时间,我们和相关的机构合作上了一个更高的台阶,原来可能机构之间合作的是通道,浅层次的合作。在资管新规的推动下,在银行转型的过程当中,我们找到了更高层次的服务,比如说在FOF,在养老理财,我们与相关的机构有了很好的合作。

  通过这三个方面,我们在整个转型的道路上是迈出了非常坚实的一步。今年14家理财子公司已经获批,9家已经开业,明年我们认为理财子公司是正式的进入。可能有些开业还没有大量做业务,明年对于理财子公司来讲,是非常重要的时间,整个竞合的态式会到新的阶段。我们希望大家在新的格局、新的资管、新的生态格局下,我们能够在转型的道路上继续持续健康的发展下去,为广大的投资者提供更好的投资平台。

  林传辉:谢谢,蔡总给我们分享了浦发银行做银行资管和净值化,补短板,强长板,在非标上增加投入。下面我们请章杉杉给我们分享一下他们未来的展望。

  章杉杉:蔡总已经把理财子公司普遍的想法都跟大家说了,我也简单的说一下我个人的想法,首先我想回答一个问题,银行从老的理财转向新的资管,首先我的客户能接受这个产品吗?第二个问题是, 我能够把这个产品管好吗?我觉得怎么样才能让我的客户从原来的影子银行,表外的负债接受我们真资管的产品,银行普遍的做法都是由易到难,所有的银行第一步都是做现金管理类的产品,因为这些产品虽然是净值化的,但收益波动小,每天可以赎回。第二个是做固定收益类的产品,这样的产品收益有一定的波动,但是基本上不会让客户的本金受到影响。第三步,银行开始推项目类产品和固定收益加产品。我认为按这个路线,银行资管对做真正的资管业务已经探索到一条可行的发展路径,所以我们的客户到目前为止没有流失,在老的理财模式下,理财业务有多少规模,到现在我们已经完成转型 50%不到的样子,产品规模没有变小,我的客户没有流失,我的客户能够接受这种转变。

  第二个问题,银行做这个资管能做好。银行给大家的基本印象是大,但是机制不灵活,激励措施跟不上,但资管对特别厉害的投资经理激励必须是很到位才能做。银行能华丽转身吗?我觉得银行做资管有它固有的优势,第一个,银行在固定收益投资领域一定是有它的长处的。固定收益投资资产、债券全国各地都有发,银行对这些肯定是有优势的,就算没有优势也没有劣势,他比传统的资管机构有更多的优势了解他们。

  银行有一个统一的合作生态圈,我们都讲生态圈这个词,生态的意思就是在你的周围形成一个大家共存的氛围,每一个参与者都可以在这个市场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所以银行会更多更好的借助合作的力量来做好这个事情。银行确实也有需要借助同业的力量来做的地方,虽然说我在固收领域有我的优势,但是我在资本市场投资方面没有经验,所以我觉得明年以及今后的几年,银行在权益投资还是要向资管行业先进机构学习,补短板,我认为这方面的短板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从这两个方面来说客户能接受吗?银行能做吗?从这两个方面来说,银行的净值化转型还是在坚定不移的推动。

  至于说刚才说如何跟公募来竞争。我不想看作是竞争,我更希望是合作。银行理财完成转型之后,这个市场就变成了三十几万亿,银行最大的贡献就是把这个规模做大,原来只有十几万亿,我们把它做到三十几万亿,我想这个转型未来几年就会完成,这样的话大家面对的客群会更多的。接下来就可以讨论如何相互合作。因为资管最核心的就是要给客户创造价值,客户多了,市场大了,接下来就可以给客户创造更多的价值。所以我们希望,理财子公司成立之后大家能够更好的合作,帮助大家补齐短板。

  林传辉:您点了一个非常好的词,就是合作。最后一个问题,刚才章总说,银行子公司从自身的投资能力禀赋上来说只是做现金管理和固定收益,借助外部力量来进行权益投资,我想问一句,银行理财子公司从产品上来看,有没有自建权益投资的想法?如果有的话在目前的情况下怎么办?

  章杉杉:刚才嘉宾说资管行业要么做大,要么做精,就我们来说肯定是要做大,银行理财子公司在长期来看,我觉得肯定要培养自己各方面的投顾人员,也不见得说我有这方面力量之后,就不需要同业机构的帮助,这个市场细分会很厉害。我总有我不擅长的地方,就算我有这部分的人员,但是他们也不会是市场上最好的。我永远可以在市场上找到,不一定聘请他,但是可以开展合作。在这个过程当中,还是需要资管市场的先驱者们来指导理财子公司来做这个市场。从客户的角度来说,银行开展这样的业务会比较谨慎,会慢慢来。

  林传辉:谢谢!我们四位都参加过很多家的银行子公司,理财子公司的成立发布会,在银行子公司成立大会上,刚才章总说银行给各位带来了更大的发展机会,短期内或者说更多的是给公募基金带来合作的机会,短期我们只是做现金,只是做固定收益,来对应公募基金投资能力。我想问一下三位,在这样的银行的展业模式,基金公司是做权益投资还是有其它新的路径?

  陈戈:银行理财子公司刚刚出现的时候我还是比较乐观的,最早我的判断是合作大于竞争,后来我发现主要是合作,没有什么竞争,到现在我惊喜的发现,实际上是一个重大的机遇,对于公募基金来说。刚刚我们在讲,理财子公司可能在权益方面是短板,实际上我们看到银行理财子公司现在开始已经有很多投权益公募基金了,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就已经开始了,我相信每年会有更多的银行理财子公司会加大投入。

  它其实对于我们固收产品也是有很大的作用的,以前的债券基金只有机构,机构占90%多,今年我们发现债券基金在银行的零售渠道开始好卖了,相信大家都有这个体验,实际上这个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变化。

  第二个方面其实理财子公司有很多的合作机会,因为它打开了一个巨大的市场。在这样的情况下,现在讲生态圈的概念我非常认同,大家是一个合作的机会,对于公募基金来说最核心的是能力的建设,市场上钱不缺,缺的是优秀的管理能力,如果说你有优秀的管理能力你发行会很好。我们跟银行资管间有合作,我成立了一个同业部,我发现很多的兄弟公司投资我们的产品,包括我们也会去投兄弟公司的产品,互为客户了,这就是一个生态圈。保险公司最早就有资产管理公司,我们最早合作的也是保险公司,现在我们做得好的基金很多都是保险公司持有的,这个东西不矛盾,它一定是互相在一起逐步发展的一个过程,这是一个生态,从我们自己的定义来说重点还是在能力建设,融入这个生态能为我们的客户创造价值,我认为这个才是最核心的。

  林传辉:银行理财子的进入带入生态圈会有更好的发展。下面请康总来谈一下。

  康乐:我的观点跟陈总差不多。从宏观层面说来讲这是一个好的事情,实际上过去很多银行理财产品在终端客户面前存在“刚性兑付”惯例,打破刚兑之后和公募基金一样成为了净值化产品,对于公募基金来说,竞争对手增加了,但是蛋糕确实是做大了,无论是公募基金还是银行的理财,都具有一些核心的能力,在主动管理能力方面各有优势。公募在权益投资领域具有比较强的获取超额收益的能力,不管是以前的历史积淀也好还是机制也好,未来3-5年中国市场的超额收益还是很有吸引力的。因为中国市场是非有效的市场,并且中国的机构投资者占的比重不多,整个资本市场还在建设当中,所以与美国市场相比来说,我们的超额收益幅度要比美国要大。

  另外中国市场产品开发有更大的空间,这给了基金经理寻求更大的超额收益的空间。从产品的设计角度来讲,过去中国的投资者基本即便产品有一个基准对它的误差也不是很在乎,更关心绝对的收益是多少,相对的排名是多少。根据市场这样的实际情况,公募基金我们走的路子最好是在超额收益优异的基础上优化贝塔,或者做收益增强会更好一点。银行实际上在贝塔的能力上是比公募基金更强的,因为银行另类资产、外汇等领域更有经验。大家有各自的优势,可以做些结合。打破刚兑之后,净值化产品能够有一席之地,这是我粗浅的一点理解,谢谢!

  林传辉:他的观点是建议权益投资正视阿尔法的能力,包括我们的制度优势,通过制度优势做权益化来对接银行理财子净值化的前景。下面请黄小薏来分享。

  黄小薏:谢谢林总,刚才浦发行的蔡总、兴银理财的章总的观点非常有启发。光大资管的潘东总的演讲给我们非常全景的理财子公司战略发展图景。的确,从全球看中国资管的整体规模排名,除去货币基金只有4.5万亿元,和TEMPLETON单家公司管理规模接近,全球排名25位。所以加入银行理财子公司,整体资产规模可以变得更大更强,尤其是在国家大力支持直接融资和权益类投资的背景下。目前权益投资占GDP比重只有70%,权益投资的增长对未来中国经济持续发展以及实现伟大复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这是我的第一个理解。

  第二个理解,公募基金发展20年,尤其是2015年以来经历了许多历练,去年行业倡导回归本源,服务实体经济。我个人有些感想与各位分享:华宝基金的大股东是宝武集团,钢铁制造企业。集团要求旗下各金融公司服务钢铁生态圈。一开始公司上下都不太能理解,我们做普惠金融,服务上千万零售客户,如何有效地去服务钢铁产业。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我们做了很多努力,包括投研成果的输出,也在为企业提供务实的投融资解决方案,尤其是在获取资产方面受益良多。

  我给大家举几个例子:宝钢有一个非常大的研究院,有着上千人的研发团队,在研究新材料、比如环保材料、轻量材料等方面非常专业领先,我们以小学生的态度向他们虚心求教。他们那种十年磨一剑的工匠精神着实令人钦佩,带给我们非常大的理念冲击。反观我们行业急功近利或短视的特质,实在需要改变。如果公募基金从业人员能多向产业界学习,年轻人能更加勤奋投入,我们在挖掘优质投资资产方面,专业性、深度精准可以得到提升,这是我的第二个理解。

  第三个理解,中国公募基金在服务产业方面,与境外发达资本市场比较,大类资产类别是不够的。大家知道资产配置有低相关性的要求。我们的投资组合技术也过于单一,比如风险平价技术的运用不是很多。今年我们欣喜地看到衍生品已经有了比较大的开放。另外,我们的投资技术也需要基本面与数量化的结合。上市公司的数据不只是财务数据,量价数据,还应该包括ESG数据、甚至是企业品牌数据。我们对公募基金发展20多年所形成的投研能力,还是很有信心的,我们也期待有机会和银行同业取长补短,多方面合作。谢谢!

  林传辉:刚才五位嘉宾的发言有点意外,竞合之争,我看到五位嘉宾的发言是倾向非常合作的立场,尽管是这样我们可以看到公募基金的公司也在发生很大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到投顾基金公司在选择新的发展战略,比如说康总的公司选择股权公司来做,五家基金公司都在新的生态环境下寻找自己的发展战略。我们知道资管市场马上就要对外开放了,建行资管已经和贝莱德成立一家合资公司,我想问一下外资的进来也向各位刚才持的观点是一个合作的,是一个带来更大的行业环境的未来吗?如果是或者不是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对策。

  蔡涛:是,从去年的11条到最新的文件,一个是建行,一个是中银理财的成立,可见监管层对开放的渴望以及境外机构对开放的渴望。外资进来肯定是大好事,外资机构投资的理念、投资适当性的管理、长期投资的价值理念,还有它的品牌、科技、管理以及它代表的国际资管业最新发展的趋势,应该能更好地推动我们的监管和市场朝着未来资管发展的方向进步,而且让大家的竞争能够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竞争,包括外资。

  第二我们认为外资进来也可怕,开放的节奏肯定是一步步的,包括中银理财他们是一个什么样的牌照,是理财子公司还是什么?是私募机构?它未来按照什么样的规则来监管,我认为开放的节奏肯定是一步步的来。外资机构有它的优势也有它的劣势,它对本土市场的了解,中国有很多特色的东西,他们要能够很好的融入这个市场肯定有一个过程,再加上我们本土市场自身的优势,我认为不可怕,外资银行进入这么多,我们本土的银行应该还是处于非常强的竞争。第三,本土银行和外资机构是更多的合作,从投资上面看,我们本土资管机构是境内的投资投境内,境外的投资投境内,他们是境内的资金投境外,境外的资金投境外,我想是一个合作互补的关系,包括投资的理念,还有一些系统,我相信我们银行理财子公司各个老总都交流过他们的想法,虽然说我们很难学会,但是它很多的一些先进的理念对我们的风控和系统的开发都有作用,其实我们未来在管理上以及交流的合作我想未来一定是常态的。谢谢!

  陈戈:外资进入很多人觉得这个行业会有冲击,我对这个问题也是比较乐观,我认为现在中国的资管管理机构对于外资进入也要有自信。20年前进来的时候我们会很怕,第一个是说中国当时引入外资股东的时候就花几千万买了30%的股权现在赚发了,现在中国不缺资本,现在资本过剩,所以从资本角度来说没有任何的优势。第二个中国缺品牌,老百姓从头开始教育,现在公募基金总体来说在老百姓中建立了自己的品牌,包括贝莱德,我们专业认识很清楚,老百姓根本搞不清楚,中国在这20年建立了品牌。第三个投资的方法和投资的理念,前20年不知道垄断,都在摸索和学习,中国人的学习能力很强,到现在为止投资理论方法就那么多,关键是执行,关键是我们把它实践。中国的投资有一个很大的特点,我们的投资难度很大,一直在高风险的程度上搏杀。从投资经验来说我们也不差,现在更大的问题可能就是大家发展的风控意识和差距的理念方面,大家想着还是赚钱更快捷,迅速的做大,这个时候会犯很多的错误,包括周期也偏短,在这个方面如果能进一步的深耕的话,我想是不用怕境外冲击的。进来之后也有好处,大家尽量之后共同做大这个事情。所以我也是总体偏乐观的。

  康乐:我们公司本身就是一个合资公司,而且外资在其中起的作用相对大一点,所以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我个人觉得跟陈总谈的一样,并不担心。整个资管行业是一个生态,在中国这样一个还不是完全资本流动的经济体的情况下,这个生态的关键是监管,金融是强监管的行业,以投资者的偏好都跟整个国民习惯、传统都有关系,不是说外资来了之后就能改变这个生态,它来了之后是要先适应生态。比如说投资顾问在海外是流行的模式,但是在国内一直没有建设起来,不是说外资来了之后带来这个模式,其实大资管新规对投顾产生的影响远大于外资对投顾的影响。假设银行全部变成净值型产品,那么客观地要求银行下面的渠道销售去提高专业性,去了解产品,而不像现在一类的产品不需要花太多的时间精力了解就去卖,这就是大资管环境之下对投顾模式产生的一些影响。

  现在有些银行已经起了一些投顾的作用,虽然说还没有到向投资者收费的情况,当然未来也不排除这个情况。中国有一部分比国外更先进,就比如说电子商务这一块,欧洲在这方面是比较落后的。假如说投顾这个模式在中国能够兴起的话,我认为这个模式电子商务会起很大的作用,可能从不收费的模式再转向收费的模式。实际上我们也做了一些调研,联合了中国基金报以及个别线上销售平台,发现投资者愿意为这个付费的比较多。不是说外资来了之后就去做这个事情,其实是监管跟我们的生态变化产生对投顾模式的需求。所以这一块其实我并不担心,而且中国的公募基金在本土深耕这么多年,确实在投资能力方面是更强的。当然,外资有非常好的我们可借鉴的风控手法,跟国内是有差距的,这是我的一点看法。

  黄小薏:外资进入中国市场,各家机构都有其战略目标和定位。有些机构希望交叉销售,将他们的投资产品在中国市场销售,有的公司是为了投资中国核心资产,比如消费医疗有着确切增长的领域。外资进入中国是开放政策的落地和推进,以开放促改革是国策。更加开放包容有活力的资本市场是我们期待看到的。各家外资投资机构的战略规划是个性化的,目前还比较难判断将是一个什么样的竞争格局,尚需时间观察。

  第二,当前是全球化的市场,7x24小时不间断交易,任何反全球化的保护政策都难以阻碍这个事实。而资本是充分流动的,是喜欢友好的市场环境,否则资金就会选择流出。另一方面,外资的长线投资理念也经历了近40年左右的发展,外资机构在投资目标设立上,更加关注投资基准,关注业绩的稳定性和持续增长,这些理念的传导对我们资管行业也是大有裨益的。

  第三,我个人觉得从文化角度上,中国文化的包容性和韧性,中国人的勤奋进取是位列世界之巅的。外资的资本属性,总体是逐利性和盈利为导向,这也是竞争格局的考量因素之一。谢谢!

  章杉杉:我简单点,一个市场有新的参与者加入是好事,因为市场会更大,它也许会占一定的份额,但是蛋糕大了,它进来之后我们怎么样跟它开展合作?第一个,它没来之前国际上的一流资管机构也跟我们合作,他会给我们介绍他们的产品和他们的理念,他们进来之后我们可以进一步的了解他们怎么做,第一步我会把他的产品介绍给我的客户,当然介绍客户肯定不是目的,我会希望通过这个让他更多的跟我们的合作,我要更好的了解他是怎么做到这些,然后我是不是可以用到国内的投资市场上。所以我觉得对于我们来说理财子应该是多了一个更近的学习对象,所以整体来看我认为对市场是个好事情。

  林传辉:大家听了五位的分享我想大家可以放心,感谢五位嘉宾的精彩分享,其实任何行业的成长都离不开不断有新鲜血液的进入,这些新鲜血液可以给我们带来更广域的投资区域,这是我们广大投资者的福利。谢谢!

  主持人:谢谢各位嘉宾给我们的分享,谢谢!亲爱的各位来宾,2019年即将过去,资管新规的落地推动了机构更聚焦于回归业务本源。顺应监管统一规范,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加快构建多层次分层竞争体系,形成良性可持续发展的新格局,是各资管机构的共同目标和努力方向,我们也将继续吹响变革的号角,唱响顺应时代的高歌,在新一个十年里共赢未来。再次感谢各位嘉宾的莅临,感谢各位领导的出席与支持。今天论坛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的参与!

圆桌对话:竞合之变 资管行业新机遇

取消回复欢迎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