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左侧文字
头部右侧文字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资讯 > 正文

毕马威:警惕教育连锁企业OMO转型挑战

作者:admin日期:2023-11-20 06:08:15浏览:57 分类:资讯

原标题:毕马威:警惕教育连锁企业OMO转型挑战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近日携手毕马威首次发布《教育连锁企业OMO模式的挑战和机遇》报告,报告聚焦教育连锁企业的OMO(Online-Merge-Offline)转型挑战并为企业转型提供具体的财税指导。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副秘书长苏霜指出,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促使线上教育受到极大关注,加速了教育行业的OMO转型,众多行业知名的教育公司已宣布将OMO模式列为公司的主要战略

  所谓OMO模式,即线上与线下融合模式,是继O2O(Online To Offline)模式之后,科技发展带来的线上线下快速融合,市场效率大幅提升的商业模式。而教育领域的OMO模式,是一种多场景融合、依靠科技进行线上线下深度融合、优势互补、各取所长的教学模式。

  北大青鸟研究院院长肖睿表示,OMO最大的优势是服务体验、服务效率,但教育领域不同于新零售领域,不能为了OMO而OMO,需要精心挑选环节和设计场景。尽管在教培行业,线上线下相结合的OMO模式已经成为了发展共识,OMO更呈现出爆发的趋势,但行业对这种模式还存在不同的理解。

  立思辰大语文副总裁金鑫也补充道,OMO这个概念本身一直都是随着行业业态、技术、场景及需求的动态变化,而不断的清晰和得以逐渐界定。

  在此背景下,苏霜表示,在转型过程中,企业除了需要了解政策监管方面的不同要求之外,还要了解产品和服务线上化可能需要的投入与支出,以及线上化在收入确认方式方面引起的财税变化。

  就此,毕马威中国税务业务发展主管合伙人李一源专门对“线下连锁教培机构重点关注的财税问题”与转型“OMO模式”后企业所面临的财税挑战和机遇进行了阐述。

  李一源认为,线下连锁教培机构需要同时兼顾其商业模式的合理性、法律合规性与税务效益与合规。从收入端来看:赠品/赠课、试听课等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视同销售问题、积分兑换的税务处理、预收学费的收入确认等问题需要重点关注。而从支出端来看,企业需要处理教师课酬的支付安排和个人所得税扣缴、外籍教师远程教学相关的税务处理等问题。

  同时,报告也指出,在企业转型“OMO模式”后,企业既面临财税挑战,同时也迎来了降本增效的新机遇。由于线下培训和线上培训的监管规定和资质要求不同,转型时企业需审视监管要求变化带来的挑战。比如,培训机构备案、培训内容备案(学科类)、培训人员备案(学科类)等。而随着技术投入的增加,“OMO模式”转型也将为企业带来科技类的财税优惠机会。线下连锁教培机构需在教务/教学系统、学员管理系统、监课系统等方面新增技术开发和软件相关投入,并善用科技类财税优惠政策。企业需要思考其线上化采取的不同技术投入方式,如何与现有核心业务更好结合。

毕马威:警惕教育连锁企业OMO转型挑战

  李一源认为,企业如果能够通过高新资质的申请和管理打破监管机构对教育行业的传统理解,则更能突出科技赋能教育的定位。而这将涉及加强和落实知识产权的申请和管理,包括教务/教学系统、学员管理系统、监课系统等的知识产权归属,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如何定义,研发费用如何归集等一系列财税问题。

  另外,报告认为,不能忽视的是,线下连锁教培机构转型“OMO模式”可能增加互联网手段的推广方式,从而为企业所得税费用扣除带来不确定性。线下连锁教培机构的收入端和成本端构成可能发生变化,需重新评估企业的财税指标,尽早做出调整和优化。而加盟模式的线下连锁教培机构可能面临分成结算方式的调整,并可能产生新的实操财税痛点,企业需要通过架构优化和价值链规划来提升整体税务效率。

取消回复欢迎 发表评论: